热线电话:0311-85290821

海归青年返乡“务农”成种粮大户

时间:2022年06月30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新网河北


图为陶向琳(左)正在和农业专家一起查看小麦成熟度。 牛春富 摄

  中新网河北新闻6月30日电 (王天译 王志勇)“三夏”时节,河北昌黎县9万亩冬小麦迎来丰收季。昌黎县龙家店镇杨封台村的种粮大户陶向琳正在忙着晾晒刚刚收获的小麦,“今年是个丰收年,我种植的1500亩小麦平均亩产能达到1100多斤!”

图为陶向琳正在驾驶机械晾晒小麦。 牛春富 摄
图为陶向琳正在驾驶机械晾晒小麦。  牛春富 摄

  今年是陶向琳从事农业种植的第8个年头。与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种粮大户不同,陶向琳是“喝过洋墨水”的留学生。国外学习工作期间,在和父母交流中了解到,国内种植大田作物的农民虽然十分辛苦,但每亩地只能收入几百块钱。经过深入了解,他萌生了回家搞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种植的想法,想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接触到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去改善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通过规模种田、科技种田,不断增加粮食的产量、增强百姓种粮的信心。

图为陶向琳正在查看收获后的小麦干湿程度。 牛春富 摄
图为陶向琳正在查看收获后的小麦干湿程度。  牛春富 摄

  2014年,25岁的陶向琳毅然辞去国外“体面”的软件研发工作回到老家,流转了140亩土地,从一名白领变身为一名新农人,开始探索规模化、科技化种粮。

  “种地”也是一门学问,没有基础的陶向琳不懂就问,向村里的老“庄稼把式”学艺,向农技站的技术人员问技,研究种子、关注天气、解决水肥问题……通过不断的钻研和学习,陶向琳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粮食生产的种植模式,根据土地状况每年轮作种植小麦和玉米,农作物产量稳步提升、自己的种植规模也逐步扩大。到今年,陶向琳流转的土地已达2000亩。

图为陶向琳正在查看收获后的小麦干湿程度。 牛春富 摄
图为陶向琳正在查看收获后的小麦干湿程度。  牛春富 摄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陶向琳也没有放松在机械化、科技化建设上的投入。为了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陶向琳不仅购买了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用于农业种植管理,还增添了节水灌溉设施。“机械+设施”的双投入让田地的综合效益逐步提升,小麦的亩产也从最初的800多斤达到了现在的1100多斤。

  陶向琳说,自己回乡“务农”的初衷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改善以前的农业种植模式,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几年来,陶向琳用自己挣来的500多万元,组建起合作社帮助乡亲集中采买种子、化肥等农资;建立起贸易公司帮助附近乡亲销售小麦、玉米等;低价为周边乡亲提供机械化服务,服务面积达两万余亩。

  “动脑子、讲技术,当农民也能取得大成就。”陶向琳说,他希望能利用现代化的知识和管理技术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化水平,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他说,自己正在开发一款智能灌溉APP,成功后可以通过手机操作完成灌溉,让农业管理更省力、更便捷。对于未来,陶向琳还盘算着,要尝试延伸农业产业链,由自产自销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当一个既地道又专业的新农民。(完)

编辑:【李玉素】
中新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      |      法律顾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