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311-85290821

“方寸地”成“增收园” 河北三河庭院经济拓展好年景

时间:2022年09月29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三河市杨庄镇鲍各庄村农户王付广正在自家小院里收获葫芦。 高澍 摄

  中新网廊坊9月28日电(宋敏涛 王洋洋)手持剪刀,对准藤蔓,轻轻一剪,巴掌大小的葫芦不偏不倚正落在手心里……28日,河北省三河市杨庄镇鲍各庄村一处农家小院里,村民王付广仰头笑呵呵地在葫芦藤下采摘成熟的葫芦,“今年结得真不少,粗略数了下,大小有上千个”。

  在王付广家不大的庭院内,两架葫芦藤蔓向上攀附至墙顶,密密遮盖了大半个院落。“这是观赏葫芦,适合在手中把玩;这是大亚腰葫芦,像阿拉伯数字‘8’,象征着和谐美满……”王付广说,他种了两年葫芦,最大的有一米长,最小的仅手指大小,“今年的葫芦全订出去了,差不多能有3000余元收入”。

图为三河市杨庄镇鲍各庄村村委会培训室内,农户正在学习如何挑选葫芦。 高澍 摄
图为三河市杨庄镇鲍各庄村村委会培训室内,农户正在学习如何挑选葫芦。 高澍 摄

  “村民只管种,村里负责卖。”鲍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成介绍说,村里成立了工艺葫芦合作社,吸引手艺人和村民返乡,深挖范制、烙画等葫芦深加工技术,使葫芦售价倍增。

  “2021年,依靠葫芦技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王成说,现在,村民们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情十分高涨,已培养30余户种植葫芦,种植品种多达10余种。

图为三河市燕郊镇南黄辛庄村村民张金香家的庭院内,工人正在进行景泰蓝掐丝工艺操作。 高澍 摄
图为三河市燕郊镇南黄辛庄村村民张金香家的庭院内,工人正在进行景泰蓝掐丝工艺操作。 高澍 摄

  进入燕郊镇东柳河屯村村民李金英家中,她正埋头进行景泰蓝掐丝,一根根长短不一、弧度不同的小花丝,在她的手中轻轻粘在铜胎上,形成完整的形状和图案。

  “以前都是孩子爸在外挣钱养一家人,现在发展了庭院景泰蓝小加工,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李金英谈到如今的生活,笑脸盈盈。

三河市燕郊镇南黄辛庄村村民张金香家的庭院内,工人正在进行景泰蓝点蓝工艺操作。 高澍 摄
三河市燕郊镇南黄辛庄村村民张金香家的庭院内,工人正在进行景泰蓝点蓝工艺操作。 高澍 摄

  在三河市燕郊镇南黄辛庄村村民张金香家的庭院里,摆放着造型各异、色彩绚丽的各类景泰蓝工艺品。“这个院子就是加工基地,我们的产品有景泰蓝花盆、钟表、供盘、餐具等百余种。”张金香说,2013年,她开始掘金庭院经济,把景泰蓝生产基地与家合二为一,这样既产生经济效益,又让非遗在乡村扎了根。

  现在,张金香的基地年产值达200万元左右,带动4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据介绍,近年来,三河市以“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活动为契机,将“美丽庭院”与葫芦种植、花卉栽培、景泰蓝加工等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美了乡村庭院,富了农民口袋。(完)

编辑:【梁周杰】
中新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      |      法律顾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