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市:小山杏做成大产业
中新网河北新闻7月12日电 (张桂芹 胡倩楠 张嵛琨)近日,在河北省平泉市台头山镇裁缝沟村王兰芹家里,新采摘的山杏堆满了院子的一角。“今年山杏大丰收,我家自留山与承包山预计能出杏核500公斤,按照每斤4.5元收购价,能卖4500多元。”刚摘完山杏回来的王兰芹说。

平泉市台头山镇裁缝沟村山多地少,全村415户,林地面积2.3万亩。“2010年开始,村里通过退耕还林推广山杏改优,现在几乎家家都有杏树林,全村每年收获近30万斤杏核,收入140多万元。”该村妇联主任王兰英说,“曾经的荒山成了‘金银山’,小山杏成为村民的致富产业。”
据悉,平泉市委、市政府坚持“南果北杏”的发展战略,借助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财政奖补、部门资金打捆等措施扶持,山杏产业已经从野生转向规模发展。经过近20年的努力,该市优质山杏林地面积达70万亩,占全市森林资源总量近四分之一,形成了榆树林子镇、台头山镇、平泉镇、青河镇、卧龙镇、杨树岭镇、七沟镇、平北镇“八大山杏主产区”,年产杏仁5500吨,主产区农民人均增收近800元。平泉市被评为“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中国山杏产业示范区”等,“平泉杏仁”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位于平泉市五十家子镇的承德亚欧果仁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发展山杏产业链循环经济,目前已经建成了“买三北,卖全国、销世界”的专业化、产业化于一体的杏仁交易中心,年经营额达到6.6亿元,辐射带动周围1.8万农户从事相关产业。“公司投资2000万正在新建脱苦杏仁厂区,厂区建成投产之后,能够大大增加公司对杏仁深加工的能力。”该公司总经理薛志强说。

据了解,为推动发展山杏产业链循环经济,经过持续努力,平泉成功打造了山杏—杏壳—活性炭—炭电热肥联产,活性炭—炭工艺产品、空气和水净化器(剂),杏仁饮品、杏仁油、杏仁药品(苦杏仁苷)、杏仁护肤品等多条循环产业链条,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利税近1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