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顺平:非遗面塑润童心
曾赛军为学生讲解面塑制作方法。 张明月 摄
中新网河北新闻8月19日电 (徐巧明 张明月)红色、白色、粉色的面团,经巧手揉捏,转眼间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白兔。8月19日,河北省顺平县非遗项目曾氏面塑传承人曾赛军走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20多名师生传授面塑制作技艺。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一门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它以面粉、糯米面、甘油等为原料,调成不同色彩的面团,通过捏、搓、揉、点、切、刻、划等不同手法,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课堂上,曾赛军认真示范面塑的制作环节,并详细讲解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五颜六色的面团在曾赛军的手下塑成身、手、头、面,再粘上头饰,“披上”衣裳,十几分钟后,一个孙悟空面塑作品便呈现在眼前。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也纷纷动手制作面塑。“今天我捏了一只小鸟,准备带回家给妈妈看。”10岁的赵韩馨悦手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面塑作品高兴地说。
近年来,顺平县立足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面塑课堂、地平跷教学、戏曲进校园等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兴趣、挖掘潜能、提高能力,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