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邯山区:以水兴城 绘制滏阳河生态美景
中新网河北新闻6月17日电 (王天译 韩艳萍)“以前出门就是一个大河沟,现在这里竟然成了‘景点’,河面宽了,河水清了,绿树红花、亭台流水,推窗见绿、开门见景。我每天傍晚带着孩子出来游玩赏景,就像住在小花园里一样。沿岸的特色种植也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村民有的开起了小超市,这滏阳河生态修复的好处,说都说不完!”16日,带着孩子在亲水路上拍照的邯郸市邯山区河边张庄村村民马晓晓说。

让滏阳河一带发生如此喜人变化的,是邯郸市近年来持续深入推进的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作。邯山区是滏阳河入城第一个流经之地,该区去年以来重点对邯肥渠至南湖段4.8公里进行生态修复,成立了8个专项工作组,挂图作战。通过河道疏浚扩挖、堤防修筑、堤顶路建设、两岸绿化以及森林主题公园建设等,打造绿色生态带;通过沿河周边历史文化挖掘、生态文化景观打造、邯郸成语石林建设等,打造璀璨文化带;通过建设沙滩公园等景观节点,带动沿线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餐饮住宿,打造缤纷旅游带;通过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同步实施,打造高质量发展带。

生态治水 治出“岸绿景美”
该区通过清淤扩挖、修复河堤、打造节点、整体提升,让滏阳河沿岸呈现“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的美景。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扩挖4.8公里,累计清淤扩挖80万方,截留各类水面杂物100吨。改造后河道由20米扩展到口宽65米以上,改善了河槽淤堵,保障了防洪安全。治理后,河道过流能力从40—60立方米/秒,变成了337立方米/秒。
该区修复加固河堤,形成5公里长、8米宽的游览大道;对沿河两岸绿化硬化美化,在河槽外铺设了6公里的亲水路;在亲水路两侧和河坡水边新栽绿植6.5万平方米。对河道区域内的桥梁、闸涵、老旧河湾、堤外渠系整体统筹规划,形成“河外有渠、水外有水、河渠互通、浑然一体”的河湖水利风景区。

水景交融 建设“沙滩公园”
该区依托紧邻市区和南湖,依水而建成了占地66亩的南湖沙滩公园,建成200米的沙滩临水岸线,沙滩面积1.25万平方米,景观绿化3.15万平方米,形成独特的入湖“月牙”沙滩。沙滩公园分为入口门户展示区、生态湿地涵养区、丛林游憩拓展区、沙滩乐活体验区、自然沙滩休闲区,瞭望塔、清风亭、儿童奇幻沙滩等景观建筑全部完成,营造浪漫休闲娱乐与科普拓展于一体的亲水乐园。公园已成为市内外游客休闲娱乐的“网红打卡地”,进园游览人数超10万人。
该区还结合滏阳河河道独具的曲径通幽特点,谋划建设滏水故道、绿道驿站、碧波荷影、花之廊道等景观节点及沿岸太极广场、成语石林等文化景观设施,形成一条缤纷旅游带。行人畅游其间,流连忘返,享受生态自然之趣。

以水兴城 惠及广大群众
该区将河道两岸3个村全部纳入乡村振兴整体布局,建设美丽乡村,打造沿河美景,发展休闲游、体验游、生态游。在沿岸发展观赏性植物和特色高效作物种植,沿亲水路种植红玉兰、紫叶李、冬青、白蜡和各类花卉,在河道滩地规划700余亩,种植黄金水稻、黑小麦、北方甘蔗等经济作物和特色林果,将易涝的河道滩涂变废为宝,拉动集体经济发展。
北张庄镇郭庄村干部赵志国说:“今年我们村在沿河两岸种了70亩北方甘蔗、70亩石榴树,既美化了环境,又提高了种植效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我们还将实施‘一分田’农业种植开发,预计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