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长寿村”里欢乐多
中新网河北新闻4月25日电 (徐巧明 冯英华 宿雅男)“不斗殴来不打架,团结和睦力量大;不损人来不利己,互谅互让真和气……”4月24日,在河北省易县安格庄村的长寿公园,村里的广场舞队正在县文艺下乡指导小分队的指导下,排演自创自演的快板作品《长寿村风美名传——安格庄村村规民约》,村民笑声阵阵,欢乐多多。

安格庄村妇联主任赵东玲说,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农家游,日子越过越红火,物质条件好了,精神生活更得搞上去,红白事简办成习俗,遵纪守法、孝老爱亲成风尚。
据悉,安格庄村是水库移民村,紧临易水湖,坐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恋乡·太行水镇景区,生态良好,民风淳朴。全村365户、1066口人中,70岁以上的老人有75位,80岁以上的31位,90岁以上5位,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依托良好的生态与旅游资源,安格庄村突出“长寿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游,做大做强“渔家乐”,先后建成金牌农家乐36家,居民民宿50家,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全村90%以上的人吃上了“旅游饭”,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0万元。
2016年,该村规划建设了“安格庄村村史馆”,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示全村历史沿革和奋进历程,增强了村民的成就感、归属感,并成为外地游客的参观打卡地。

走进村中,宽敞的农家院落,新起的乡村酒店、民宿,鳞次栉比。村民卢海英正打扫院落,她说,“现在公婆都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全家6口人很和睦。”
安格庄乡党委书记牛海清称,让老人住正房、住好房已成为村里人的一个习俗。尊老、敬老、爱老成为这里代代相传的美德。
“易水湖畔美山村,世世代代勤劳人,移风易俗新时尚,长寿村风美名传。”欢快的旋律,唱出了村里的幸福,也唱出了村民对明天的美好期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