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311-85290821

河北巨鹿:农家“织女”用手织布为民编织致富梦

时间:2021年11月08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巨鹿县柳林村村民闫晓娜在使用传统织布机加工手织布。 刘叶 摄

  中新网邢台11月7日电 (张鹏翔 刘叶)“我手上拿的这款手织布是斜纹图案的,颜色粉白相间,款式简约大方,现在活动价是99元,喜欢的家人们赶紧去拍,我们包邮到家。”11月7日,走进河北省巨鹿县鹊桥土织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播闫晓娜正在进行网络直播。

  今年38岁的闫晓娜是河北省巨鹿县柳林村人。2013年,为了照顾家中的老人,她放弃大城市里安逸的工作,回到家乡。就在她思考该找一份怎样的工作时,她看见了家中落满灰尘的老式织布机,脑中一个念头开始萌芽:“用织布机编织土布,把传统手工艺推向市场,把土织布手艺发扬光大。”

  手织布又叫老粗布、老土布,以棉线为原料,用老式织布机手工织就。巨鹿县的手织布文化源远流长,织锦刺绣是当地妇女们的主要劳动之一。手织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共有纺纱、经布、刷布、掏缯、闯杼、上机、织布等几十道工序。因手织布具有吸汗透气、健康环保、防虫除螨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巨鹿县柳林村村民武灵群正通过网上直播销售手织布。 刘叶 摄
巨鹿县柳林村村民武灵群正通过网上直播销售手织布。 刘叶 摄

  看到了市场,说干就干。闫晓娜凭借自己十几岁时学会的织布手艺,又重新坐到了织布机上,当起“织女”。“刚开始,只有我嫂子、我娘和我3个人在家手工织布,织好后就在街里摆地摊现卖,后来我们凭借产品过硬的质量,回头客越来越多。”闫晓娜说。

  土织布的供不应求,让闫晓娜尝到了甜头。走上致富路的她,第一想法就是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带着大家一起致富。“我负责提供原料,所有人都从我这里拿线,然后回自己家织布,这样既能保证手织布的质量,又能结合大家的空闲时间。织好布以后,我负责给找销路。”闫晓娜说。

  “织一匹布就能挣80块钱,一个月少说也能挣1500块钱,还不耽搁照顾老小。”柳林村村民武灵群说。

  在柳林村,每天都活跃着30多位“织女”。农闲时她们在饭桌旁、过道里、大树下,用老式织布机将一根根红、蓝、白、黄五颜六色的棉线交织在一起,编织成带有各种图案的手织布。

  “老布新织,粗而不糙”一直是闫晓娜恪守的理念,为了将布织得平整细腻,她一直采用上好的精梳棉,将传统手工织布技艺融入现代流行色彩,创新打造出“斜纹”“提花”“竹节”三大类花型,经营产品包括床单、沙发巾、包袱带等。

  闫晓娜还通过网络推广巨鹿手织布,凭借手织布过硬的质量和时尚的花色,很快吸引到河北石家庄、唐山以及山西等地客户,产品一时供不应求。今年“双十一”活动开始后,第一天就直播销售600余单,产品价值近万元。在闫晓娜的带领下,柳林村30多位妇女已实现增收致富,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2018年,闫晓娜创办的巨鹿县鹊桥土织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河北省妇女联合会授予“河北省巧手脱贫示范基地”,闫晓娜也被评为“创业创新楷模”“巾帼脱贫先进个人”等称号。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传统手艺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闫晓娜说。(完)

编辑:【吴金铭】
中新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      |      法律顾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