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智”汇石家庄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国新闻》报

从工业之城到向“新”发力

解构“智”汇石家庄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华北平原腹地,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石家庄,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近年来,石家庄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锚定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人民币目标,加快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制度供给、提升产业链韧性,这座老牌工业城市,正向“新”而行。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石家庄市委宣传部供图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石家庄市委宣传部供图

  主导产业向“新”发力

  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完成1200亿元、1300亿元以上,全面叫响“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真‘芯’‘石’意打造电子信息高地”两大产业IP。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石家庄市主导产业实现新突破。

  走进位于高新区的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规划展馆,种类繁多的药品映入眼帘,这些药品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石家庄造”。素有“华北药都”之称的石家庄,正在立足其自身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目前我们规划了特殊药品产业园、细胞与基因技术产业园、特色原料药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并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塑造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把‘中国好药·石家庄造’品牌擦得更亮。”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秦吉辉介绍说,为加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鼓励企业开展国际药品认证,如欧盟的 GMP认证、美国的FDA认证等,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质量管理。对通过国际认证的企业给予资源倾斜,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秦吉辉说,2024年,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从创新生态构建、招商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先后推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等综合服务平台相继落地、运营,为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坚强支持。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新成果、新产品源源不断:华药研发的全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也是河北省药企第一个获批上市的国家一类生物药;落户两年多的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就有5款新药获得上市批复……一批批领先成果,不断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这张产业名片。

  从低附加值的传统制药工业,到高含金量的生物医药产业,石家庄通过战略布局、思路服务等方面的转变,让“中国好药·石家庄造”这张产业金名片越擦越亮。

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内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张震 摄
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内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张震 摄

  抓住产业“新”机遇

  走进位于石家庄正定的未来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该项目一期工程办公楼已经封顶。整个项目建成后,这里将导入北斗数据中心、应用终端生产线、无人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等项目,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目前,建设该基地的河北空天信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未来还将在创新平台、产业基地、投资基金三大平台的支撑下,实现北斗芯片模组、应用终端、无人机等关键产业全部落地,进一步完善空天产业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凭借其在电子信息产业上的深厚积累,石家庄正在不断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汇聚。从集成电路的研发到智能制造的推进,从大数据的应用到云计算的普及,该市电子信息产业正以迅猛的速度蓬勃发展。

  近年来,鹿泉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集中承载地”发展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了20.16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核心区域,全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大突破,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从2021年初的536家增加到2024年底的1226家,电子信息产业营收从2021年初的322亿元增长到2024年底的1060亿元;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32家、上市企业3家,形成了半导体芯片、现代通信、空天信息、汽车电子、软件研发5条产业链,实现了从空天到地面、从材料到产品、从芯片到模块、从设计到应用的全链条布局。

  石家庄市鹿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军会说,鹿泉经济开发区将加快推进以城促产、产城互动,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全力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低成本化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知名度、美誉度,擦亮石家庄电子信息“芯名片”,同时加快实施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和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7年底,电子信息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营收突破2000亿元,加快形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高地。

  引领行业“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密码”。作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近年来,石家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加速快跑、乘势腾飞。优越的试验试飞环境正吸引着京津冀地区相关企业的关注。

  “最近,越来越多的京津冀无人机研发企业来园区落户,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河北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招商局副局长张学倩说。

  据悉,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低空经济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体,以无人机产业为主导,建设有通用航空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目前已入驻航空器研发、生产、运维企业40余家。

  石家庄紧紧抓住获批华北地区最大无人机试飞空域的机遇,编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行唐通用机场、栾城工业无人机产业园建设,支持鹿泉争取无人机测试适航认证中心,鼓励赞皇、灵寿、平山等西部县(区)探索打造低空旅游应用场景。推动正定未来信息产业园竣工投用,依托燕赵现代交通实验室构建北斗产业生态链。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力争在医药、钢铁等领域实现垂直大模型零的突破。

  “智”汇石家庄,不仅是产业的汇聚,更是智慧的碰撞。在这里,每一份创新的力量都在为城市的未来添砖加瓦,每一朵智慧的火花都在照亮城市的发展之路。展望未来,石家庄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五大产业协同发展,加速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赵丹媚 俱凝搏/文

编辑:【梁周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