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深耕五育融合 绘就素质教育新图景
中新网河北新闻6月3日电 (俱凝搏 韩晓欧)空灵童声合唱《蝉》、听障学生原创舞蹈《白洋淀·芦花》……在石家庄市第十届中小学校园艺术节上,学生们的精彩演绎,生动展现出这座城市素质教育的蓬勃生机。今年4月,石家庄市神兴小学教育集团爱之声合唱团、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队更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中摘得佳绩。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石家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力构建“五育融合”素质教育新生态的坚实步伐。近年来,“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等多个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纷纷落地于此。
竞技赛场屡传捷报,石家庄二中男女篮、十五中女排等队伍多次斩获全国冠军;特殊教育领域成果丰硕,李欣茹等学生在国际赛事摘金夺银。育人成效显著,3名学生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9所学校入选全国科学教育示范校,364所学校成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科学教育案例还入选教育部“双减”及科学教育优秀案例。
为深化素质教育,石家庄以课后服务为突破口,创新推行“5+2+N”模式,构建“基础托管+素质拓展”体系,开设百余种特色课程。同时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起由在职教师、专业人士和志愿者构成的多元师资队伍,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思政教育方面,石家庄将其深度融入教育教学。石家庄一中“红色根脉”课程、柏林庄学校红色历史讲解、市特殊教育学校盲文手语思政课等特色做法,让思政教育深入人心。全市还整合红色资源,组建思政课一体化联盟,成立指导委员会,启用虚拟教研室,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构建起“三全育人”大格局。
为拓宽学生发展路径,石家庄举办校园足球联赛、艺术展演、劳动技能大赛等丰富活动,覆盖体育、艺术、劳动、科技等领域,为学生搭建多元展示舞台。通过实施美育浸润、劳动养成、体质强健等行动计划,石家庄持续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推动“五育融合”,助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全面成长,绘就素质教育的崭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