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长安区:探寻脸谱艺术 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中新网河北新闻12月17日电(韩晓欧 谷强)近日,石家庄市长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脸谱绘制技艺项目传承人张建认讲述了他学习、绘制、传承戏曲脸谱艺术的经历。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在人们的印象中,脸谱的主要用于传统的舞台表演中区分角色形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脸谱渐渐地于戏剧之外拥有了独立生命,甚至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

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看戏,是张建认儿时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张建认说,他6岁跟随父亲去戏院观看京剧《野猪林》,当演员勾着油白僧脸,戴着蓬头和一字虬髯,手拿拂尘上台亮相时,张建认却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对那张涂满油彩的“大花脸”显得特别兴奋。

从那时起,张建认开始对大花脸造型痴迷,也对戏曲有了浓厚兴趣,只要有机会看戏,就会仔细观察舞台上的脸谱、服装等以及演员的舞台动作。
据介绍,张建认创作的脸谱包括平面脸谱、立体脸谱、配盔饰的舞台脸谱及创意脸谱四个类别。在创作脸谱的过程中,平面脸谱是最方便的一种形式,而立体脸谱能多方位体现脸谱的全貌,其艳丽的色彩、美观的谱式吸引了无数喜爱脸谱的人。

为了传承脸谱文化,张建认积极参加长安区相关部门组织举办的“非遗公益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带着绘制脸谱的材料深入一线现场“画脸”,再用讲故事等形式,给孩子们普及京剧人物、谱式分类、颜色寓意等戏曲知识。

“每一次进校园或者是进社区,都能感受到孩子对脸谱的喜爱。”看到孩子们对脸谱艺术产生兴趣,张建认甚感欣慰,“将脸谱艺术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中,才能更好地延续和传承这项传统艺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