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长安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破解看病“贵、难、慢”
中新网河北新闻10月23日电 (俱凝搏 韩聚晓)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就医患者在门诊中心位置的医护人员的指引下,走进了相关科室,有条不紊地就诊。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石家庄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有哪些新探索、好经验?老百姓享受到哪些实惠?石家庄市长安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为医改创出了“新路”。

据悉,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方便享受优质便捷医疗服务,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持续增加常见病用药品种,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用药种类从之前的48种扩大到155种。三年来,为3.2万人次慢性病患者开具长处方,方便患者用药。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由首席药师每月抽检处方,进行点评质控,同时注重加强药事管理、药事服务,确保合理用药,处方不合格率大幅下降,保障了居民用药安全。

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慢病人群,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深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由全科医师、护师、健康管理师、楼组长等构成的18支家医团队,对辖区居民实施网格化管理。每年为辖区慢性病患者及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对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每季度随访一次,签约居民满意度高。在此基础上,坚持做好慢性病规范化管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锻炼、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定期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评估,形成闭环管理。开展针灸、刮痧、推拿等2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群众失眠、消化不良等常见病,深受群众欢迎,每年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居民超过6万人次。
此外,创新开展医体融合健康管理。针对慢性病就诊人群,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引入运动干预服务,进行追踪随访、行为干预,提高健康管理率和疾病控制率。今年以来,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待慢性病咨询2000余人,运动干预1300余人,尽可能让群众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