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宽城乡村暑期新风景:大学生“老师”与娃的成长课
中新网河北新闻7月24日电 (袁宝利 张丽颖)7月的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亮甲台村,热浪裹着蝉鸣,村部里几个身影分外忙碌——返乡大学生韩冰冰和伙伴们,正忙着接待参加暑期公益课堂的孩子和家长们。
不远处,几名带着孩子的家长陆续走来询问:“咱村这些大学生娃开的课,还有座位不?还能给我家娃加一个名额不?”笑闹声里,暑期公益课堂的筹备踏着热烈的阳光铺陈开来。这些从大城市求学归来的年轻人,成为这个夏天村里最蓬勃的风景。
课堂上,韩冰冰握着彩色粉笔,一道趣味奥数题跃然黑板,孩子们的小脑袋随着她的讲解摇晃着;院子里,大学生胡江涵带着孩子们用旧报纸塑造出奇妙的建筑模型,笑声穿透窗棂。40余名村里孩子的暑假,正在这充实的课程表中悄然改变——传统文化课、趣味手工、户外活动,甚至精心设计的暑期安全教育课,都被这群大学生注入到孩子们的假期时光。
从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地高校回到熟悉的村庄,这5名大学生不只是简单“返乡”,更怀揣着主动为家乡做点实事的热情。面对村里教育资源有限的现状,他们利用暑期自告奋勇组建起教学团队,细致张罗起公益课堂的所有细节。
“村里小学和县里条件不同,很多孩子没上过兴趣课,暑假基本就是在家看电视、玩手机。”韩冰冰谈起初衷,“我们就想,哪怕只有两周,也要让他们接触点不一样的,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什么样,更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安全过暑假。”
中午12点,二年级的王筱妍紧紧捏着刚做好的小风车冲出教室,给爷爷兴奋地描述课堂上的“神奇实验”。村部院子另一角,老支书肖中申也被吸引而来。他安静地坐在后排座位上翻阅大学生们准备的彩色教案,忍不住感慨:“咱年轻那会儿教学点就一挂黑板加红砖桌,现在大学生们把城里的新鲜玩意儿带回来给娃开眼界,这光景真是变好了!村文化站有了,远程课通了,娃娃们的世界真的比过去宽咯。”
从知识技能的传授,到眼界的拓宽和安防意识的根植,这小小的暑期课堂,映照的正是今日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上稳步提升的现实图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