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深州:“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中新网河北新闻7月21日电 (崔志平 刘娟 周灿)近日,河北省深州市组织开展“积分超市”建设现场观摩交流活动,来自该市17个乡镇的宣传委员走进试点村,看管理台账、查兑换记录、学特色做法。
“我们发现,各村都能结合自身特点,将乡村治理的薄弱环节和村民关心的实际问题纳入积分管理,像户积分二维码制度等特色做法都值得推广。”深州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孙轶娟说。
如今,在河北省深州市,这样用日常善行和公益贡献兑换物品的“积分超市”管理模式已蔚然成风。深州市围绕“我为深州立新功 民生实事年”活动,大力推行“积分超市”建设,通过“好行为兑换积分、积分兑换物品”的模式,让村民从“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实现“小积分”兑换“大文明”。
文明公约融入积分,双向激励促新风。深州市东安庄乡西辛庄村不仅为“门前三包”、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参与赌博等正向行为明确赋分标准,还创新设立“减分项”,对违反公约、破坏环境、邻里纠纷等行为予以扣分。
志愿服务热情高涨,积分点燃奉献心。深州市辰时镇窨子村将参与村庄清洁、助老扶弱、农耕文化展示、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纳入积分奖励范围。村民是志愿服务队的积极分子,积分制有效调动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村容村貌和邻里关系显著改善。
积分赋能法治建设,学法用法成风尚。深州市榆科镇南榆林村作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将村民参与法治活动纳入积分体系。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普法讲座、运用法律手段理性维权、协助化解矛盾纠纷等行为均可获得积分奖励。
数字赋能积分管理,公开透明增动力。深州市乔屯乡乔家寺村的“户积分二维码”是村民们的“新身份证”——每家都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就能查看该户积分明细、近期参与的村务活动,村“两委”每月通过后台数据生成“积分红黑榜”,在村委会公示栏更新。
“积分超市”已成为深州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民自治、德治水平的核心载体,引导村民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养习惯、以习惯化新风,将善行量化、让付出增值,构建出共建共享共治的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深州市17个乡镇126个试点村建成“积分超市”并开始运行,预计年底实现村村全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