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提升康养服务质量 “跨城养老”渐入佳境
中新网河北新闻4月2日电(宋敏涛 王巍)“公寓式的养老模式让我们很舒心,还有专业护士随时照看,我很高兴在这里安享晚年。”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的居所里,北京老人胡克娴讲述他现在的幸福生活。
为丰富入住老人的生活,大爱书院建有养老中心会所和342间精装养老公寓,配备图书馆、健身房、游泳池、茶艺室等50余类一站式养老文化活动空间,并设有多种文化课程与娱乐活动,打造了专属于老年人安全、舒适、温馨的家。

“老人不仅可以自选课程,还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与传统养老模式不同,我们更注重培养老人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爱书院总经理助理李昱杉介绍,目前700余名老人已在此安家,其中90%以上来自北京。
近年来,廊坊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聚焦京津养老市场需求,全力推进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廊坊特色的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以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为龙头,大爱城、来康郡、荣华齐山、方舟养老等梯次发展的养老服务格局,京津老人到廊坊养老渐成新潮流。
走进固安来康郡康养中心,房间干净整洁,环境舒适优美,老人们或举棋对弈,或唱歌起舞。“这里跟家里一样,不仅环境好,还能泡温泉,衣食住行都很方便,每天过得非常开心!”来自北京市通州区的刘翠青说。

“我们安装了智能检测、评估、预警等设备,可以24小时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固安来康郡康养中心经理赵松介绍,康养中心以田园为主题、温泉为特色,为入住老人提供快乐生活服务、智能康养服务等4大类148项服务,与京冀地区15家医院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合作,为老人提供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和往返便利。
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机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成为第一批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试点单位之一。养护中心宾馆式养老居所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卫生间、桌椅、床铺和电梯间等都做到适老化设计。
近年来,廊坊市全面落实《“通武廊”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积极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等级评定结果互认、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政策互联互通,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培训,目前已完成新增养老护理持证上岗人员1180人以上目标任务。
据统计,截至2025年初,京津来廊康养老年人超过10万人,其中北京9万人、天津1.3万人;机构养老人数占全省近6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