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蠡县:手艺人坚守50年制作柳编簸箕

刘军河在地窨子里编柳条。 雷雪姣 摄

图为簸箕穿线工序。 雷雪姣 摄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27日电 (徐巧明 雷雪姣)26日上午,在河北省蠡县鲍墟镇中孟尝村,70岁的刘军河正在自家地窨子里剔柳条、编簸箕。

“一个上等柳编簸箕做工精细讲究,要经过选条、刮条、泡条、裁剪、摆条、编条、穿线、上檐、打磨、修剪、定型、锁边、收口、栓丝等十余道工序,借助经丈(撑柳编的经线用)、轴子、钻、镰刀、钩针、卡子、锥子等工具,再通过挑、压、插、绕、穿、贴等系列技法,短则2小时,长则4小时才能制作完成。”刘军河说,他十几岁就跟父辈们学柳编,现在一年做柳编簸箕1200多个,每个价格在30元至80元不等,主要销往北京、天津、山东、山西等地,年收入6万元左右。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蠡县柳编主要集中在东孟尝村、中孟尝村、西孟尝村和鲍墟村。2021年,鲍墟镇柳编技艺入选保定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