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0311-85290821

俄罗斯龙报网:“雄一代”眼中的“雄安符号”:创新、包容、烟火气

时间:2022年06月28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6月8日,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会员服务经理杨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 中新社记者 韩冰 摄

  以下稿件被网络新媒体俄罗斯龙报网、美国侨报网采用:

  中新社雄安6月22日电 题:“雄一代”眼中的“雄安符号”:创新、包容、烟火气

  作者 赵丹媚 崔涛 郝烨

  “很多人问我,在雄安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回他,在这里,能够看到‘未来’。”面对亲朋好友的好奇,28岁的“雄一代”周新波这样说。

  打开网页在搜索栏输入“雄安”两个字,排名靠前的相关搜索即“雄安值得年轻人去吗”。临近毕业季,“雄安是否适合年轻人在这里工作、生活”也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讨论话题。

  2021年1月,周新波离开老家湖北,来到雄安,成为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数字交通实验室的一员。

  “雄安对于我们‘90后’很友好,它在成长,充满活力,这里开放包容,能让人放心大胆地去干事。”在周新波眼里,雄安是一个“友爱”的地方,这里允许有创新力的人提出新理念,并去实践。“我们实验室做的无人值守停车场试点、车路协同生态循环系统试点等,都是一种创新和尝试,旨在为未来出行提供更安全、高效的交通服务。”

  决定“把自己留在雄安,和历史的洪流一起向前奔涌”的周新波觉得,自己正和这座“未来之城”一起“拔节生长”。“我除了要懂技术,也要懂市场、懂政策。借助雄安的广阔平台,跳出了‘舒适圈’,不仅接触到更多前沿领域的‘大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不断学习的能力。”

  同样,感觉自己仿佛开启二倍速成长的还有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会员服务经理杨茜。“我参与了‘千年大计’,参与了一座城市的建设发展,雄安的氛围会带动你想自发提高自己,总不能和一些国企、央企的领导交谈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吧。”同为28岁的杨茜笑说,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2018年,杨茜在英国完成学业后回到老家河北定州,后经朋友介绍,去年4月来到雄安工作。“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刚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很明确的目标,是在被社会推着走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我很幸运在雄安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杨茜说,在雄安工作,身边是各行业大咖,带给她不一样的站位和视野,也使她获得了不一样的成就感。

  “其实雄安新区成立不久,我就坐火车来过一次,当时出站以后感觉好空旷,说实话是有落差感的。”杨茜坦言,自己对雄安的初印象算不上美好。“现在的变化是,我搬到容东居住,站在窗前就能看到湖,有时晚上还有水幕表演。”

  已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推进阶段的雄安,除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更多了万家灯火的烟火气。

  “有一次爸爸来雄安看我,看到我住的这里有公园又有配套商业,对我留在雄安也更放心了。”杨茜说,在雄安,可观的薪资待遇、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这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比较向往的生活。

  “冬天来这里可以去雄县泡温泉,夏天就一定要去白洋淀看荷花、吃炖鱼。”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杨茜喜欢吃,也喜欢玩,她已做好攻略,就等荷花盛开时邀朋友们一起体验了。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月联合发布的《河北蓝皮书:河北人才发展报告(2022)》中指出,雄安新区人才工作初见成效。到2025年,雄安新区人才资源总量达54万人,人才密度达46.2%,人才贡献率达60%。

  对于现阶段的雄安,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工作组组长唐普亮表示,现代化的城市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雄安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需要城市运营所需的各类人才。

  “雄安已经走过五个年头,我们欢迎更多年轻人选择雄安、扎根雄安,和这座‘拔节生长’的城市一起变得更美好。”唐普亮说,从“一张白纸”到“雄姿初现”,雄安期待更多人来一起建设“未来之城”。(完)

编辑:【郝烨】
中新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新闻热线      |      法律顾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