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兴隆:林果产业兴旺 群众致富劲足
中新网河北新闻10月25日电 (张桂芹 谭显峰 吴亚平 杨旭)金秋时节,走进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青松岭镇董家店村泃河园旅游观光农民专业合作社“佛见喜”梨园,一个个红黄相间、圆润饱满的“佛见喜”梨挂满枝头,果农们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分拣,有的忙着打包外运,丰收的田野为青松岭上的小山村增添了幸福的喜悦。

“佛见喜”梨是该村特有的品种,山中的小气候造就了这个梨的独特品质。该合作社运营顾问陈白亿介绍说,“这个梨糖分多、口感好、卖相佳,现在下树就卖10块钱1斤,很快就被销售一空。”
据介绍,“佛见喜”梨在董家店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栽种历史,是晚熟梨种,多年来由于果农缺乏科学有效的果树管理技术,导致梨的产量忽高忽低、品质时好时差,最低时甚至只卖到每斤1块多钱,从而使果农管理果树的热情一度下降。
2021年,董家店村通过土地流转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原本分散的土地整合成了连片果园,并给予管理和技术上的支持,使梨的品质有了保障,果农们也可以在家门口挣钱了。

陈德田是青松岭镇董家店村二组村民,他通过合作社组织的学习,很快掌握了果品薄膜套袋新技术。“我们套袋从6月疏果的时候就开始了,套袋以后,不容易生病和长水锈。”陈德田说,“原来套的纸袋,结果下树时一解袋全是水锈,专家讲解后,今年就改用了薄膜套袋新技术,效果特别好,今年的梨又大又甜,一点水锈都没有,价钱也上去了。”
一个个薄膜套袋就像挂在树上的小小“阳光房”,让每个梨从小就避免了风吹雨淋和病虫害的侵扰,再加上科学修剪、施有机肥和树下割草增肥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如今“佛见喜”梨皮薄肉厚、口感细腻、香甜多汁的品质,售价也是一路走高。“今年全村预计能有5万多斤梨,将增收60多万元。”董家店村党支部书记姚建国说。
近年来,兴隆县立足山区县实际,大力实施“林果+”战略,在重点打造山楂、板栗两大林果品牌的同时,按照“一村一品”思路,鼓励各村探索有特色、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如今,已形成董家店梨、靳杖子桃、雾灵山苹果、陡子峪柿子等特色产业。同时,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技术帮扶和订单销售等方式,多举措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县20多万农村人口人均拥有果树220株,在林果产业化中端稳了增收致富的“金饭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