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河: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中新网河北新闻10月11日电 (宋敏涛 马皓琪)10日,走进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盈盛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盛生物”),可以看到数辆满载玉米秸秆的卡车整齐停靠在甬道边,等候过地秤。称重后,玉米秸秆作为生产生物天然气的重要原料被全部收储到收储池内。
“收储池共4个,可以储存将近10万吨农作物秸秆。”每到秋收前后,盈盛生物的员工王海蛟都会比往日更加忙碌,他一边指挥卡车靠边停靠,一边介绍着秸秆收储池。

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开始大量收储玉米秸秆。从田间地头到变成优质资源,玉米秸秆会经历粉碎、运输、储存、处置、利用等一系列操作流程。“我们镇上种植玉米面积比较大,镇里积极联系企业,组织村街、农户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运送到临时收储点,或者直接运到指定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杨庄镇泗河村种植大户王宝明说。
据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张伟杰介绍,为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三河市制定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探索并推广秸秆能源化利用、基料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等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同时,指导秸秆收储企业根据种植面积及收储运半径设立秸秆临时收储点,实现秸秆就近收储,应收尽收。

“我们目前年可消纳农作物秸秆11万吨、畜禽粪污等其它有机废弃物2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0万余吨,年产生物燃气700多万立方米、有机沼肥5万吨。”盈盛生物总经理王琦璋介绍说。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亿多元,占地109亩,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固废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生产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有机肥,生产全过程无废气、废水、废液排放,真正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三河市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效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带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发展。同时,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产业主体,发展专业服务组织,在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化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本市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运行机制,实现秸秆变废为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