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丝镶嵌技能精英邀请赛在河北大厂举办

时间:2025年10月13日    来源:中新网河北

  中新网河北新闻10月13日电 (宋敏涛 李欣岩 张娜)10月10日至12日,“匠心錾古今,金丝织未来——花丝镶嵌技能精英邀请赛”在河北大厂举行。这场为期三天的非遗盛会,通过技能竞赛、精品展览、公众体验与学术研讨等多维形式,展现了非遗技艺的永恒魅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10月11日上午,当小锤与錾刀敲击的清脆声音在赛场内响起,“技夺天工”花丝镶嵌现场技能竞赛正式开赛。来自北京、河北、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区的30余名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资深工匠、新锐设计师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同台竞技,围绕组委会指定的花鸟主题图案展开创作。花丝镶嵌有掐、填、攒、焊等八种手法,一件作品要经过掐丝、錾刻、镶嵌等30多道工序,工艺极为繁复。只见选手们凝神屏息、巧手翻飞,将细如发丝的金银丝线掐成繁复纹样,一件件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审美的作品雏形在匠人指尖渐次成型。

图为非遗匠人正在向观众介绍作品。  孟楠 摄

  “大厂是中国景泰蓝之乡,是非遗技艺传承的沃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里,我们不仅是竞争者,更是共同探索非遗未来的同行者。这种高水平的竞技交流,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灵感。期待在大厂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錾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三河市骏腾工艺品厂厂长钱洪涛说。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共有19位优秀匠人脱颖而出,分获一、二、三等奖。廊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为顺利完成创作且符合标准的选手颁发相应技能等级证书,组委会后续还计划与获奖选手合作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为技艺传承与人才职业化发展铺设通道,让花丝镶嵌走进寻常百姓家。

图为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创作。  孟楠 摄

  “现在心情非常激动,这份荣誉属于所有坚守的匠人,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加入我们,一起用金丝编织非遗的未来。”一等奖获得者周继红说。

  与紧张激烈的赛场相邻,“錾古烁今”花丝镶嵌精品展同样引人注目。展览巧妙运用灯光与布局,为来自全国40余家参赛单位带来的精美作品搭建了沉浸式展示空间,并且突破了传统“请勿触摸”的观展模式,部分展品允许近距离观赏,甚至轻轻触摸,让观众直接感受花丝的轻盈与宝石的璀璨。在“指尖生花”公众体验区,非遗匠人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着掐丝、累丝、镶嵌等传承千年的核心技法,参与者们手持特制工具,尝试银丝编织、基础掐丝等简易工序。多元立体的互动体验进一步促进非遗传播,让指尖流淌传承薪火。

图为现场参赛选手正在进行创作。  孟楠 摄

  “我的师父当年就是手把手地教我。现在,我也要把这份手艺传下去,一根花丝的弧度、一个焊点的位置都不能含糊,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是技艺的根脉。我们也不能总做老样子,要思考现在大家喜欢什么。这几年,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些更符合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的胸针、书签和小摆件,很受欢迎。把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的实用结合起来,市场打开了,年轻人看到前景了,才愿意留下来学,传承的链条才不会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马福良说。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守正创新”花丝镶嵌传承研讨会,就花丝镶嵌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当代设计转化、市场拓展与产业融合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中国景泰蓝之乡”,景泰蓝、花丝镶嵌、金漆镶嵌制作等非遗技艺在大厂扎根传承,见证着数百年来层层积淀的文化底蕴。目前,大厂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41个,拥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49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1家、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成规模的景泰蓝制作企业13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近5000人。本次邀请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技艺的比拼与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与启航,大厂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动能,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图为专家评委正在评选参赛作品。  孟楠 摄

  “我们将以此次大赛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工作,推动花丝镶嵌等传统工艺成为促进地方文旅融合、赋能经济增长、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大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田娟说。(完)

编辑:【梁周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