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皮影进校园 非遗文化永流传

图为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皮影戏。 李成宇 摄
中新网河北新闻3月28日电 (张桂芹 胡倩楠 张悦)“四下观瞧景色美,无限风光在马盂山……”近日,在河北省平泉市第二中学,孩子们正在平泉皮影第三代传承人项艳华的带领下学习皮影戏表演,体验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

平泉皮影是平泉市的传统戏剧项目,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演唱时,平泉皮影以平泉的地方方言为主。其传统曲目有《大金牌》《梅花厅》《五峰山》《碧玉剑》《铁树开花》等上百个,2016年平泉皮影被列入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开展这次活动,主要是想让青少年了解皮影,进而喜欢上皮影这种艺术形式,并将其传承下去。”项艳华说,他们还常年坚持在唐山、天津、北京等地演出,向更多的人普及平泉皮影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为了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平泉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和完善“非遗”保护名录,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巡演活动,将特色非遗项目引进群众生活,让群众在体验中感受非遗技术的魅力。截至目前,平泉市已累计举办非遗展演展示活动800余场次,完成非遗传承人培训1万余人次,营造了全民学非遗、用非遗、传非遗的浓厚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