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文物保护:创新驱动 迈向主动预防与多元发展

时间:2024年12月10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新网河北

  中新网河北新闻12月10日电 (张桂芹 关鹏玉)10日,从承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凝心聚力抓落实,推进承德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该市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文物发展新路子,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发现并登记各个时期文化遗存425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

发布会现场。  承德市委宣传部 供图

  据介绍,2023年12月15日,承德正式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2024年10月12日,《河北承德世界遗产城市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由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创建时间为2025年至2027年,是河北省唯一入选城市。

  为筑牢文物安全屏障,自今年6月份起,承德高水准、高质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全市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做好新发现文物的调查、认定、登记,全面排查梳理文物状况和底数。截至12月6日,全市共完成复查不可移动文物3776处,复查率达88.78%,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处。

  承德市文物局以科技手段赋能文物保护,创新性编制了《古建筑预防性保护规程》《古建筑病害调查手册》,建立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古建筑预防性保护网络管理平台”,定期对古建筑进行“体检”监测,组织专业人员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古建筑进行勘察评估,提出保护建议,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已完成普乐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国家第一批古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实现文物保护从“被动修缮”向“主动预防性修缮”转变。

  据了解,承德市文物局还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建立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实验室,并与国内多家行业领军机构联合开展石质文物、唐卡、佛雕画像、古建彩绘等10余项科技保护项目,研究恢复古建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材料、技艺,破解古建筑保护难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承德文物科技保护的新道路;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组建了避暑山庄数字化复原研究课题组,已完成园内17处园中园遗址的数字化复原研究,举办了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让已毁的古建筑上线“复活”,“再现”避暑山庄的盛世辉煌。(完)

编辑:【梁周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