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精细化管理: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石家庄实践
中新网河北新闻8月11日电 (俱凝搏 赵丽娜)在石家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征程中,国企精细化管理正释放出强大动能。石家庄交通投资开发集团(简称“交投集团”)的实践提供了有力证明:截至2025年6月,集团资产规模跃升至2010亿元,净资产增至511亿元,2024年产业板块营收达1.98亿元。这组硬核数据,生动诠释了国企通过精细运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的“石家庄路径”。

项目引擎:城市升级与产业拓展的共振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石家庄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满载蔬菜的货车排成长龙。“冷链系统让蔬菜保鲜时间延长30%,损耗率下降15%。”批发商王小斌称。这个民生工程在承接近2000家商户疏解的同时,通过优化租赁、拓展品类,2024年交易额达300亿元,承担全市85%农副产品供应,创造就业超5万个。
在东南三环,石家庄交投集团抓住机遇,利用闲置高速服务区地块投资建设交投冷链物流园产业集群,已吸引1000余家商户入驻,2024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并作为唯一载体项目,成功助力石家庄市纳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此外,依托铁路线建设的国际综合物流项目已启动货运,预计年创收1.1亿元。这些项目既是城市功能优化的载体,也是集团构建“交通+”产业生态的关键落子。
精细革命:公共服务与经营增效的平衡
“以前去机场要辗转打车,现在公交专线直达,票价10元。”在南焦客运站候车的张女士说道。这源于石家庄市公交集团的深度改革:动态优化208条线路,开通微循环线、小学生专线,创新响应式停靠和定制服务。更关键的是,集团盘活场站、车辆资源拓展等辅业板块,2024年公交营收达5.45亿元,实现“以辅养主”良性循环。
轨道交通集团在聚焦人工、能耗、维修以及国产化改造等关键领域,推出系列降本举措,年均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轨道+”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弥补轨道交通运营亏损。
高速集团建成智慧调度中心,大数据动态调控路网,2024年运营成本降至4.1亿元,同比节省6000余万元。改造中的西服务区将融合农产品展销、物流集散,打造“服务区+”新模式。
资本赋能:稳健根基与创新突破的协同
石家庄交投集团卓越的信用资质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和平支行行长康源评价道:“交投集团‘2+1’高信用评级矩阵(集团及轨道集团AAA,交投公司AA),代表其资产优质、信用坚实,为深化银企合作、发挥金融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托此优势集团综合融资成本逐年下降,年均节省利息15亿元。
石家庄交投集团副总经理冯建春介绍,交投集团创新实施债务工具“长短搭配”:集团总部推行中长期融资、子公司推行短期融资,优化整体债务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和集中还款压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二三级企业风险动态监测。这种精细化资本管控,保障了集团在实施重大项目投资时,保持健康现金流和融资能力。
石家庄探索出一条公共服务运营、多元化产业链条与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之路,建成了复兴大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等一批基建项目,谋划实施了石家庄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城市集配中心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经营性投资项目,大幅提升了公交、地铁等运营服务水平。这不仅高效满足了民生需求、激活了市场活力,更实现了城市公共事业从“输血”依赖到“造血”自强的关键跨越。
正如石家庄交投集团董事长赵付安所言:“精细化管理不是小修小补,而是系统性重塑。”在石家庄冲刺“万亿城市”的宏大叙事里,这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螺旋”上升的模式,正源源不断地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而持久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