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枣强警方构建反诈新格局 守好民众“钱袋子”
中新网河北新闻11月25日电 (崔志平 毛志鹏)近年来,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河北省枣强县公安局探索建立“大水漫灌筑基础、定向浇灌抓重点、精准滴灌护关键”的反诈宣传新格局,推动形成全民防诈氛围,成效显著。
“大水漫灌”营造全域反诈氛围
枣强县公安局线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反诈宣讲团”。以义警队员为主体的“义警反诈小分队”深入社区、乡村,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文艺表演、设立“反诈宣传角”等方式,将防骗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乡村“大喇叭”定期播报诈骗案例,义警队员用当地方言讲解防范要点,使反诈宣传更接地气。线上方面,警方借助微信公众号、各微信群发布预警信息,联合枣强融媒制作通俗易懂的反诈短视频,通过“官方推送+群众转发”扩大传播覆盖面。
“定向浇灌”提升重点人群“免疫力”
针对学生、企业员工、老年人等不同群体,警方开展精准宣传。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反诈进校园”,通过情景模拟揭示刷单、校园贷等骗局;面向企业员工,重点讲解冒充领导、投资理财类诈骗手法;针对老年人,公安与义警队员用当地方言,以拉家常方式揭露保健品诈骗、养老骗局等内容,提升宣传实效。警方还与金融、通信等部门协作,在银行网点、营业厅设立反诈宣传区,推动工作人员在业务办理中同步开展风险提示。
“精准滴灌”筑牢关键环节防线
枣强县公安局对已发案件进行复盘,识别高风险区域和高危人群,建立包括老年人、独居人员等在内的动态管理台账。义警队员配合民警开展上门走访,进行点对点预警提示。
针对黄金珠宝店、彩票站等易被利用的场所,警方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提升从业人员识别涉诈行为的能力。同时,紧扣节假日、“开学季”等诈骗高发时段,提前发布防骗指南,开展“开学反诈第一课”等活动,做到防范在先。
下一步,枣强县公安局将继续优化“三灌”反诈策略,推动宣传更广泛、更聚焦、更深入,坚决遏制电诈犯罪,切实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