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女警贾梓瑄:在流动的驿站里书写平安芳华
中新网河北新闻6月24日电 (王莉 王蕾)在石家庄站这座昼夜不息的特等站内,人潮涌动中,一个身姿挺拔的女警格外引人注目。她是石家庄站派出所民警贾梓瑄,一位扎根基层的青年女警,每天穿梭于车站广场、候车大厅与站台之间,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智慧融入日常的警务工作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温情,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平安旅途。

2021年,怀揣着“要做点实在事”的信念,贾梓瑄从铁道警察学院毕业,成为石家庄铁路公安处的一员。面对特等站巨大的客流和复杂的环境,这位初出茅庐的女警没有退缩。从站区结构、功能分区,到应急通道、消防设施,大到宏观布局,小到细微点位,她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这座庞大的车站,将车站“装”进了心里。而这成了她日后快速反应、精准处置的底气。
“别急,慢慢说,我帮你。”5月22日,贾梓瑄在巡逻中发现一位旅客因丢失背包情绪崩溃、几近误车。她立刻上前,温言安抚对方焦灼的情绪,同时结合旅客描述的行进路线和自己掌握的站区信息,迅速分析,锁定了几个重点区域。争分夺秒的寻找后,终于在列车启动前五分钟,将失而复得的背包交到旅客手中。这样的场景,在贾梓瑄的日常工作中并不罕见。
贾梓瑄的“实在事”,深植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沃土。2023年11月,石家庄站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派出所”,石家庄铁路公安处据此创建燕赵和“枫”群防群治品牌,石家庄站派出所设立“和‘枫’驿站”子品牌。设在车站东票厅的“和‘枫’驿站”矛盾调处化解中心,成了贾梓瑄践行“枫桥经验”的重要阵地之一。
“处理矛盾,既要平复情绪,更要解决根源问题。”年仅25岁的贾梓瑄,在工作中已然积累起了自己的一套调处经验。她举例道,此前一位老人因执意携带活禽乘车与工作人员激烈争执。当时,贾梓瑄没有生硬制止,而是用当地方言拉近距离,耐心解释规定,安抚老人情绪。
了解到老人携带活禽可能是为探望亲人,她敏锐地捕捉到情感诉求。她没有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拿出自己的手机,提议:“大爷,咱跟儿子视频一下,让他也放心?行李托运咱帮您办好,保证东西安全送到。”
亲切的乡音、诚恳的态度、设身处地的考量,既化解了矛盾,也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在“和‘枫’驿站”,贾梓瑄总能找到那把打开心结的“钥匙”,于对立中架起沟通的桥梁。这背后,是她对群众心理的精准体察,更是对“服务不缺位”这一“枫桥经验”核心要义的生动实践。
贾梓瑄的守护,远不止于调解矛盾。她的身影活跃在“和‘枫’驿站”便民服务台前,耐心解答旅客千奇百怪的询问;也融入在站区不间断的巡逻巡查中,织就一张无形的安全之网。以及被同事们赞称的“站区百宝箱”——她随身携带的那个鼓鼓囊囊的警务腰包,打开它,创可贴、糖果、速效救心丸……各种应急小物一应俱全。
一周前,贾梓瑄在巡逻中发现一位老太太满脸是血,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得知其乘坐扶梯时因行李过重摔倒,贾梓瑄一边安抚惊慌的老人,一边利落地从腰包里取出碘伏和创可贴,仔细地为老人清理伤口、妥善包扎。

“每次遇到新情况,我就会想,我的包里还能多备点什么,能更快帮到他们。”这个小腰包的“扩容史”,正是贾梓瑄服务意识不断深化的写照。每一个及时递上的创可贴,每一颗急救低血糖的糖果,都是“平安”二字在平凡岗位上的具体展现,连接着无数个雪中送炭的瞬间。
在石家庄站这座昼夜不息、南来北往的“流动驿站”里,贾梓瑄用坚实的脚步丈量责任,以女性的坚韧与柔情化解旅途中的纷扰,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种子,播撒在万千旅客匆匆的脚步间,默默书写着属于基层青年女警的平安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