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创新“文明实践+”模式 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5年03月06日    热线:0311-85290821   来源:中新网河北

  中新网河北新闻3月6日电 (崔志平 刘延岭)日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组织召开“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德润湖城 文韵冀州”文明实践项目交流活动,正式发布“德润湖城 文韵冀州”十大文明实践项目。

  近年来,冀州区通过创新“文明实践+”模式,将文明实践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有力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冀州区召开“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德润湖城 文韵冀州”文明实践项目交流活动现场。 刘延岭 摄

  “文明实践+文旅融合”,推动文化与文旅“双轮驱动”

  冀州区深化文旅融合,通过将冀州古城遗址历史文化、衡水湖生态资源与文明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名吃评选”“非遗传承”等特色活动,打造全域旅游新场景;通过建设石与木艾草文化园、田园棉文化园等非遗传承体验基地,举办音乐节、采摘节、艾草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做强研学品牌,激活非遗经济;同时,该区还把文明实践融入到文化旅游的全过程,在景区景点设置文明引导员,升级服务品质,树立文明旅游新标杆,打造具有冀州辨识度的文明实践新IP。

冀州区“爱心门店”文明实践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刘延岭 摄

  “文明实践+民生服务”,助推便民与利民“双向互补”

  冀州区以文明实践项目为关键切入点,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着重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聚焦品牌打造,共绘文明实践“新画卷”。其中,围绕“书香冀州”“健身运动”“移风易俗婚俗改革”“便民利民”“弘扬历史文化”等主题,串联环湖实践所、站、基地等阵地资源,着力打造碧水湾码头“城市书房”、环湖健行步道、玉泽园婚育登记处“集体婚礼”、爱心门店、古城遗址等文明实践示范点,最大程度满足群众需求。

  同时,该区还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小院”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支撑作用,高标准打造“文明小院”,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基层治理等痛点,重点实施“6+X”文明实践项目,把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爱心理发、暖心洗衣、孝老食堂、缝纫修补、心理疏导等送到群众家门口,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更加“接地气”“有人气”。

  “文明实践+机制创新”,促进活动与队伍“良性互动”

  冀州区充分发挥特色文明实践项目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多部门协同参与模式,引导妇联、团委、教育、法院、工会等多部门加入文明实践队伍,促进理论、文艺、科普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资源的融通互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文明实践品牌与项目矩阵。同时,该区组织道德模范、“百姓名嘴”、“草根宣讲团”走进社区村居,把有深度的理论思想转化为“大白话”“本地戏”,着力打造“带露珠、沾泥土”的理论传播品牌。其中,冀州区官道李镇“小麦穗”宣讲团开创“田间小讲堂”“大队课堂”“一门店一阵地”等特色宣讲新方式,并用“宣讲+文艺”的形式吸引群众参与,有力推动了广大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受到百姓一致欢迎。(完)

编辑:【梁周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