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筑基 协同赋能 承德教育系统绘就高质量发展答卷

时间:2025年11月25日    来源:中新网河北

  中新网河北新闻11月25日电 (张桂芹)25日,从承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高质量发展承德答卷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承德全市教育系统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激发队伍活力,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项主要发展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发布会现场。  承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教育战略定位与优先发展地位持续强化。承德市始终将教育作为发展基石与德政工程,坚持优先发展导向,建立两年一次教育大会机制,配套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大会推出基础教育“1+3”政策,通过质量提升、优质均衡、强师工程三大改革举措,破解资源不均等发展难题,推动基础教育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2025年9月再次召开教育大会,出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及职业教育三大领域发展意见,接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财政教育投入连续实现“两个只增不减”,从2021年的79.07亿元增至2025年的93.67亿元,2024年投入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教育成为全市财政第一大支出。

  聚焦育人本质,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承德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五育并举”,在全省率先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普及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教育场馆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在2023年国家公共教育质量满意度抽测中,承德在省内四个被测城市中位列第一,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提升。

  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持续破解资源均衡难题,缩小城乡校际差距。该市以人民为中心优化教育布局,实施“义务教育扩容提质”等重点工程,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7亿元,完成739所学校新建改扩建,更新设备设施25万套,有效补齐办学条件短板,172所学校获评国家、省级示范校。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整合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423个,调配教师550名,组织126所城区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学校,组建13个教育集团,与130所京津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持续缩小。目前,双滦区率先通过优质均衡国家评估,丰宁满族自治县、鹰手营子区实现普及普惠与优质均衡“双验收”,学前三年毛入学率等三项核心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立足地方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承德市聚焦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深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调整专业63个,新设医养康养等17个贴合地方需求的专业,70个专业精准对接主导特色产业,专业匹配度达94%,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推行“校中厂”等人才培养机制,新建30个高水平实训基地、11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每年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超1.7万人,实现教育与产业“双向奔赴”。

  强化师资建设,全面激活办学治校内生动力。承德市以“强师工程”为重要抓手,优化校长队伍建设,确定20个校长聘任及职级制改革试点,选聘53名校长,建立2438名后备干部人才库,与京津优质学校合作开展校长挂职培训。创新教师“选、育、管、用”机制,设置周转编制1098个,累计招聘教师2524名,引进师范类院校优秀毕业生。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认定4411名骨干、精英、卓越梯队教师,建立14个“卓越教师工作室”,年均培训教师7.6万人次。同时深化绩效工资、职称评聘等改革,教师队伍活力全面增强。(完)

编辑:【董皓楠】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