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肥乡:“非遗+研学”打造沉浸式体验之旅

时间:2025年09月28日    来源:中新网河北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28日电 (王天译 李耀彩)27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开展多彩非遗研学之旅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脉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文化之旅。

图为传承人张迎风给学生讲解皮影戏的历史。  薛建东 摄

  走进北高镇东马寨村皮影印象馆,传承人张迎风正带着研学团队调试影人,幕布后,几根竹竿牵动牛皮影人,配合锣鼓声与念白,《大闹天宫》《哪吒脑海》等经典桥段便在光影中徐徐展开。不同于传统的旁观式观看,这里的研学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手脚口灵活配合”的技艺。“以前只在视频里见过皮影戏,亲手操作才知道,既要让影人动作连贯,还要跟上节奏,真是门大学问。”来自肥乡区北高镇中心校的学生李紫萱兴奋地说。

图为传承人李紫帆指导学生制作木碗。  要江雪 摄

  在元固镇沙窝村的木镟小院,距今已有500年传承的木镟技艺焕发新生。传承人李紫帆向学生现场演示木质茶具、玩具的旋制过程,体验简易木镟机制作,感受传统木镟技艺的独特魅力。“看到孩子们追问‘为什么木纹会跟着转’,就知道这门手艺已经吸引了他们。非遗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传承文化的延续。”李紫帆的话语中满是欣慰。

图为传承人郑青山教学生蛋雕。  薛建东 摄

  蛋雕工作室里,在传承人郑青山的指导下,研学学生小心翼翼地在蛋壳上练习刻线,“在厚度仅0.3毫米的鸡蛋壳上雕刻,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劲小了刻不出,劲大了就碎了。”郑青山一边讲解选蛋、清液、刻轮廓等十几道工序,一边示范浮雕、镂空雕等手法。同时,他还展示了融入LED灯和电机的创新作品,灯光流转间,让学生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碰撞出的别样火花。

  近年来,肥乡区深入挖掘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推出以皮影戏、木镟技艺、蛋雕艺术等为代表的非遗主题研学之旅,将静态的文化展示转变为动态的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非遗体验的乐趣,也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完)

编辑:【梁周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