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双桥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集中发布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24日电 (张桂芹)24日,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双桥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五育并举 向阳而生——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双桥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就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育人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双桥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进展与成效进行了发布。
2025年,双桥区为教育投入资金4.66亿元,同比增长6.9%。优化7个农村教学点,安置学生127名、教师32名。推进第八中学、第十二中学改扩建,新增学位600个,新增寄宿床位760个。扩建2所小区配套园,增加学位360个,学前教育普惠率提升5.1个百分点。
建立3个“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与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承德医学院等高校合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聚焦“红色承德”主题开展活动,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
截至今年8月底,双桥区共获评国家、省级实验校、特色校44所。师生获得省、市级荣誉1044人次。区内学校在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2项、省级奖励39项。
构建“区级统筹、学校主责、社区支持、家长参与”机制,创新“教联体”模式,联合宣传部、公安、团委、妇联等15个部门开展“护苗行动”等主题活动200场,惠及学生3万余人次。开展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指导课等活动120场,参与家长达4.5万人次。
首次赴河北师范大学选聘优秀毕业生14人,跨县区选调成熟教师37名,有效缓解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持续优化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该区现有省级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共44名;市级骨干、精英、卓越教师353名,处于承德市领先地位。
该区全面推广“一精三多”高效课堂模式,深化“三进”教研机制,组建“组团式”薄弱校帮扶团队,开展区域教研,带动薄弱校提高教学质量。创新“333”社团建设机制,课后服务实现学校全覆盖,开设23类社团活动,惠及学生8500余人。学生社团总数达153个,有效缓解家长“接娃难”“辅导难”问题。启动校长聘任制改革试点,在承德市民族中学(安定里校区)率先推行校长聘任制。
对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达0.32、0.38,均优于国家标准。85%学校达到“20条底线”要求,计划2026年6月前完成全部指标达标。通过打破学段壁垒、整合跨学段优质资源、创新贯通式培养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试点项目9项。
魁星园小学同时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和“全国健康学校试点”,两项试点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与健康水平的双提升;汇水湾学校“生成式AI试点”使教师备课效率提升30%;竹林寺小学“急救教育试点”培训师生急救员800余名,示范效应显现。(完)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