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厂:绘就教育协同发展“同心圆”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17日电(宋敏涛 黄蕾)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明几净的教室,洒在一年级五班孩子们稚嫩的脸上。科学老师轻轻举起手中的绘本,指着上面的插图问道:“大家说一说,每个器官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具有什么功能?”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老师我知道!”“我能用耳朵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7岁的贾伊宸眼睛亮晶晶的,身体不自觉地向前倾,仿佛要把所有的知识都吸进心里。
这是大厂回族自治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员校大厂学校(小学部)的日常一幕。这所学校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占地131亩,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目前招收一年级8个教学班403名学生。学校由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选派管理干部担任大厂学校(小学部)负责人,并通过选派学科教师到大厂学校(小学部)开展学习文流等方式,输入教育教学资源,探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引入北京先进办学理念,推动大厂学校(小学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大厂学校(小学部)整体办学水平。

“学校秉承‘立德、立志、立学、立行’的校训,不断探索创新办学模式。”潘龙龙是由人民大学、人大附中共同商议派驻的党支部书记、校长,据他介绍,“‘立德’是根本,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立志’是动力,指引孩子前行的目标,‘立学’是路径,提供孩子成长的本领,‘立行’是落点,检验我们教育的成效。”潘龙龙说,“通过立德、立志、立学、立行,我们最终要实现‘立人’的育人目标。”
在教师韩丽看来,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注重教师理念的转变,学校对标北京的人大附中、人大附小,共同践行“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与潜能,工作中注重从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心理成长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让学生在充满爱与尊重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教师韩丽说道。
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成员校大厂学校只是大厂教育协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厂充分利用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通过合作办学、教师互派等举措,初步形成“教育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鉴”的协同发展格局,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2021年以来,大厂县教育系统与北京市教委、通州区教委和北京教育学院建立常态化对接合作机制,目前,已与北京多所中小学建立深入合作,累计选派300名干部教师赴北京跟岗研修,每年邀请50名北京专家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和示范讲学,全员轮训2至3次,累计轮训教师20000余人次。祁各庄镇八百户小学与北京丰台区第五小学签署手拉手合作协议,夏垫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签署结对帮扶协议。大厂幸福学校与通州潞河中学结成联盟校。2024年以来,还先后联系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和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初步建立了办学合作意向。
在职业教育方面,大厂职教中心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签订跨省“3+2”合作协议,成为首批京冀跨省“3+2”招生培养试点学校;与北京环球度假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联合开办“北京环球度假区订单班”,累计输送各类技术人才200余人。此外,还与北京新城职业学校对接,在专业设置、基地共建、师资共享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合作关系。
这些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书写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大厂职教中心荣获“2023年度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大厂城区第二小学被评为“全国小学学科教学教研基地”。祁各庄中心学校荣获2024年河北省青少年手球公开赛第二名,荣获第16届河北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RECA小学组二等奖。
抢抓机遇,大厂将继续深化与通州区的合作,推动教师双向流动、集团化办学、教研共同体构建。同时,大厂将持续推进跨省“3+2”中高职贯通培养项目,力争两校合作成为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典范,还将持续承办、参加通武廊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不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大厂回族自治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赵春生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教育合作,特别是与通州区教委开展深层次合作,重点围绕教师等重要教育资源双向流动开展对接,尽快形成两地优质师资常态化流动,逐步缩小教育领域存在的差距和差异,构建一体化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