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河北武邑京津技术转化项目合同总额增长71倍
中新网河北新闻3月22日电 (崔志平 王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郝策在衡水市政府新闻办21日召开的第十二场“京津冀协同发展·衡水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称,十年来,武邑县京津技术转化项目合同落地总额由16.5万元增长至1173.3万元,增长了71倍。

据郝策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武邑县抢抓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对接京津,主动服务京津,在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中不断发展自己,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郝策称,十年来,武邑县高新技术企业由10家增长至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42家增长至347家;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由66.5万元增长至4.83亿元,增长了726倍,其中京津技术转化项目合同落地总额由16.5万元增长至1173.3万元,增长了71倍。
“武邑县以河北武邑省级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主攻京津抓招商、引项目、筑平台、优服务,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郝策说,十年来,武邑县共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21个,总投资58.2亿元。其中,投资13亿元的北京锦尚高德润滑油园区先后承接8家从北京疏解的润滑油企业入驻,实现了产能、产值的倍增,建成了华北地区大型润滑油生产基地。
郝策表示,下一步,武邑县将继续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做强园区平台,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吸引更多更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武邑;积极打造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和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推进“净菜进京”;大力培育康养产业,推进康养综合体建设,更好服务协同发展大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