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警白冠男:科技赋能下的破案尖兵
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21日电 (王莉)“白冠男身上有一种专啃‘硬骨头’的拼劲和韧劲。”这是同事们对白冠男的一致评价。
石家庄铁路公安处刑事侦查支队民警白冠男从警13年,参与侦破重大刑事案件1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名。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名基层刑警对“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诠释,更是一名办案能手在传统侦查与现代科技融合中探索出的实战经验。

今年春运伊始,石家庄铁路公安处接到一起移交的诈骗案:旅客陈某在购票时被诈骗8900元。案情紧急,白冠男主动请缨,和同事们一起一头扎进海量数据中。36小时内,他梳理近万条资金流水和聊天记录,借助大数据分析锁定嫌疑人王某的藏匿地点。抓捕成功后,他连夜突击审讯,王某当场认罪并退还全部赃款。当受害人哽咽着说出“没想到钱能这么快追回来”时,白冠男只是摆摆手:“这是我们的职责。”类似的场景在他13年的刑警生涯中反复上演,而支撑他高效破案的,正是对科技手段的娴熟运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智能化、隐蔽化趋势,白冠男深知传统侦查手段的局限性。在公安部部署的“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中,他和战友们辗转3省6市,通过资金流向追踪和人工智能建模,精准锁定一个横跨多省的诈骗团伙,抓获13名嫌疑人,追回赃款40余万元,彻底斩断一条流窜作案的黑灰产业链,有效震慑了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切实守护好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结案后,他并未止步,而是将案件中积累的电子证据分析经验整理成册,复盘总结。“科技是工具,关键要看人怎么用。”他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办公室里堆满的《网络犯罪侦查技术》《大数据实战案例》等书籍,见证了他从“传统刑警”向“科技尖兵”的蜕变。

如果说科技是他的“矛”,那么坚韧则是他的“盾”。2024年侦办一起合同诈骗案时,白冠男连续多日跨省追踪,过度劳累诱发膝关节腱鞘炎。医生建议卧床休养,他却贴着膏药咬牙坚持,直至将嫌疑人抓获。同事劝他注意身体,他却说:“案子不破,躺下也睡不着。”这种“专啃硬骨头”的劲头,让他在面对疑难案件时总能撕开突破口。

春运前夕,一男子翻越某施工工地护板,盗取钢筋时被民警当场抓获。现场收缴的钢筋长短不一、型号混杂,且部分已遭切割破坏。由于工地未建立规范台账,被盗钢筋总量难以溯源,案件陷入僵局。白冠男转变思路,从讯问突破,他从生活琐事切入话题,逐步瓦解对方心理防线,最终挖出嫌疑人连续盗窃的犯罪事实。“技术手段越来多,确实提高了办案效率,但传统审讯是基本功,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他总结道。

春运安保任务繁重,白冠男的工作节奏更快了。凌晨三点分析完最后一条线索,清晨8点又出现在研判会上;刚结束跨省追逃,转身又投入反诈宣传……同事们称他为“铁人”,他却笑言:“铁路警察就得像钢轨一样,经得起重压。”

从青涩新警到破案骨干,白冠男用13年光阴在刑侦战线写下一串坚实脚印。当被问及从警初心,他的回答简单有力:“群众把平安托付给我们,我们就得扛得住。”
春运的人潮中,这位带着笔记本和执法记录仪的刑警依然步履匆匆,他的身影与无数铁路民警重叠在一起,织就了一张守护平安的隐形网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