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县法院全方位守护“年少的你”
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25日电 (齐宝柱 娄丽双)“非常感谢法院,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法官,我才能重新看到她的笑脸。”近日,河北省承德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团队收到一位母亲发来孩子汇演时的照片,分享女儿的变化。

据了解,今年年初,承德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团队接到这位母亲求助,称其女儿产生厌学情绪,精神状态欠佳,需要心理疏导。少年审判团队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心理咨询师共同前往,在了解情况后发现,女孩因为种种原因不适宜继续在原校就读,与家长沟通后,法官协调教体局共同为女孩重新择校就读。到了新学校,孩子的状态明显好转,目前学习情况良好。

少年审判是一项“特殊的希望工程”,近年来,承德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工作理念,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少年审判改革。
“我们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少年审判体系,加强少年审判队伍建设,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承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薛林儒说。

为夯实未成年人保护根基,该院创新驱动,推行涉少审判归口审理模式,即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一体化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由3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组成专业少年审判团队,紧密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建成了圆桌审判庭、心理咨询室、谈心谈话室、温馨调解室,打造具有承德县特色的少年审判“一庭三室”,营造更具司法温度的庭审氛围。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多发且低龄化趋势,承德县法院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以及社会调查,从家庭生活、个体情况、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四个维度对未成年人犯罪预警指标进行理论构建,科学编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评估量表。定期将评估量表制成问卷分发各校填写,结合各校对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综合确定评估结果,按照评估结果高低确定三个预警等级。在送法进校园过程中,对不同预警等级未成年人通过不同法治教育方式进行精准教育,针对风险原因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并适时进行评估。

与此同时,该院坚持惩教结合,把“教育、感化、挽救”贯穿涉少刑事案件全过程,全面做好庭前调查、庭审教育、判后回访工作,为依法审判、定罪量刑打好基础。2024年以来,累计向罪错少年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4份,对涉罪未成年被告人落实卷宗封存制度,犯罪记录封存率100%。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依法予以严惩。
在民事审判方面,该院坚持精准发力,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状况等进行调查,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19份,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促进未成年人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此外,承德县人民法院聚焦多元联动,加强与学校、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动,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多方合力,形成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制度保障三者相结合的“多方联动网”。在多重举措下,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下降,受理被告为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0.5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据悉,下一步,承德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探索少年审判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着力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上下功夫,用更加夯实的“案内”工作,更加精细的“案外”治理,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迈向更高水平,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