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开发区:夯实算力底座 打造“超强大脑”

时间:2025年07月02日    来源:中新网河北

  中新网河北新闻7月2日电(宋敏涛 王巍)近日,在位于河北省廊坊开发区的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机房内,机柜运行灯频繁闪烁,海量数据从这里出发,算力服务直通全国。该中心是河北省首个全栈国产化的人工智能算力设施,总规划算力300P,采用“鲲鹏+昇腾”多元算力架构,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月度算力实际使用率逾95%。”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总经理赵紫铜说,目前,该中心已与680余家企业、180余个高校及科研机构教师团队建立合作,完成150个算力解决方案。

图为润泽数据中心运维监控室。  王卫国 摄

  廊坊开发区是全省最早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地区。2009年,该开发区就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先后出台支持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

  目前,廊坊开发区已投用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云计算基地等多个算力领域龙头项目,运行标准机柜8万余架、服务器120万台,为全国实时在线提供互联网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服务。

  近年来,联通、人保、华为、润泽等知名企业落户廊坊开发区,龙头企业加速聚集带来的产能倍增效应,夯实了城市的算力底座,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多点支撑、由“点”到“链”的发展格局。

  “得益于区位优势,企业不仅凭借低延时网络匹配到众多京津冀地区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用户,还能就近与产业链相关企业达成合作,不断拉长延伸先进算力的产业链条。”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振辉介绍。

  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算力底座,廊坊开发区已落地50余家大数据和算力产业上下游优质企业,构建形成“算力基建—大模型孵化—应用生态”的全链条产业发展格局。

  重点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硬支撑。该开发区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围绕建链强链招大引强,支持落户企业追加投资、开工新项目,通过构建新型城市算力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塑造算力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日,廊坊海中信绿色云计算基地项目建设正酣,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实现主楼结构封顶。“数据中心建成后,可部署标准机柜7200架,助力廊坊开发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产业高速发展。”该项目负责人秦国豪说。

  随着廊坊海中信绿色云计算基地等2个在建项目、鸿云数港云计算数据中心等5个拟建项目的加快推进,廊坊开发区产业聚集的“磁场效应”正加速放大,算力总规模将突破30万P,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规模算力产业集群。

  以良好营商环境、贴心精准服务、有力务实举措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廊坊开发区创新完善政企面对面、政银企对接、产学研用对接等机制,在降本增效、减税降费、人才培育等方面强化政策供给,鼓励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近日,在位于廊坊开发区的久智光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一根近两米长的石英材料经加工后,可拉伸出近2000公里的光纤。光纤直径只有125微米,却可以承载百万级别数据的传播。

  “在廊坊开发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我们成功参与到国家级光纤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中,能够精准获取下游厂商的产品需求,开展定制化生产,实现从‘孤军奋战’到‘抱团发力’的转变。”该公司副总经理张锦说,目前,该企业拥有60余项专利,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比超20%,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三大高端石英材料制造企业之一。

  为加速新产品研发,廊坊开发区加强与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跨行业融合性技术的研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廊坊中试基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成为电子信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创新支点。

  面对人才资源不足、创新研发基础不强的现状,廊坊开发区加快推进河北省算力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形成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生态。

  强化帮扶、创优环境,让企业愿投、想投、敢投。廊坊开发区扎实开展“走访解促”活动,通过领导包联、专班服务、领办代办、金融服务等措施,主动服务,破解难题,提升企业发展信心。(完)

编辑:【梁周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